医养结合谱新篇:朝阳血栓病医院医养中心的温暖守护

发布人:18642103259  日期:06-20

医养结合谱新篇:朝阳血栓病医院医养中心的温暖守护

  近日,辽宁朝阳血栓病医院医养中心的病房里,副院长汪毕宏正俯身指导护士为79岁的李奶奶更换压疮敷料。他一边示范一边叮嘱,镊子夹取纱布的动作轻柔如羽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老人祥和的脸庞上,勾勒出医患之间最温暖的剪影。这一幕,正是朝阳血栓病医院医养中心“医养结合”服务的日常缩影,也是辽西地区医养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。

医养融合:打破传统养老的专业壁垒

  李奶奶患有脑梗死后遗症,因尿路感染合并Ⅲ度压疮入院。在医养中心,汪毕宏带领的医疗团队制定了“清创-抗感染-营养支持”的个性化方案,护士定时清创换药,护工每两小时翻身叩背,配合中医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两个月后,老人原本深可见骨的压疮竟逐渐愈合。这得益于医养中心“医疗资源+养老服务”的深度融合——内科医生每日查房、康复师制定训练计划、营养师调配高蛋白饮食,这种“缺啥补啥”的精准服务,让养老不再是简单的生活照料,而是融入了专业医疗支撑的全周期健康管理。

康复赋能:让失能老人重获生活尊严

  在医养中心一楼的康复大厅,何大爷正扶着助行器缓慢踱步。半年前他入院时,右侧身体完全瘫痪,情绪暴躁到拒绝进食。康复师丛龙波像对待亲人般耐心陪伴:“何大爷,咱慢慢来,今天表现真的不错!”丛龙波不仅定时为老人做肢体按摩,还联合康复科开展电疗、针灸等综合治疗。如今何大爷不仅能自主活动,还能与医护人员谈笑风生。这种“康复+养老”的模式,正是医养中心的核心竞争力——配备专业康复器械与中医理疗团队,针对脑卒中、骨关节病等慢性病患者,通过系统训练帮助他们恢复功能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。数据显示,近三年来医养中心已帮助众多患者实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康复。

临终关怀:为生命末期点亮温暖烛光

  在医养中心的安宁疗护区,82岁的雷大爷正听着护工播放的老歌。四个月前他被多家医院判“死刑”,入院时全身水肿、意识模糊。医养中心没有采取激进抢救,而是根据家属意愿制定了“舒适照护方案”: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生命体征,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观察,通过镇痛治疗缓解疼痛,用温毛巾擦拭身体保持清洁。“在这里,父亲能走得有尊严,没有痛苦。”雷大爷家属坦言。

  作为一家提供规范化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,医养中心配备呼吸机、输液泵等专业设备,由退休专家团队坐诊,既尊重生命的长度,更守护生命的质量,让临终患者在温暖中走完最后一程。

家国情怀:践行医养结合的时代使命

  从功能康复、安宁照护到无数家庭的后顾之忧被化解,朝阳血栓病医院医养中心的探索,正是对国家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生动实践。作为辽西地区医养结合的先行者,医院投入数百万元打造3600平方米的专业院区,组建由退休专家领衔的医疗团队,建立“健康档案-动态评估-精准干预”的服务体系,将原本分散的医疗、养老、康复资源整合成闭环链条。这种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”的模式,既响应了老龄化社会的迫切需求,也为破解“养老难”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。

  当夕阳染红病房的窗棂,护工们仍在为老人擦拭身体、喂饭聊天,医生办公室里汪毕宏团队还在讨论次日的诊疗方案。在这里,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,每项服务都浸润着医者仁心。朝阳血栓病医院医养中心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医养结合,不仅是设施的叠加,更是理念的融合;不仅是技术的呈现,更是情怀的传递。在服务百姓健康的道路上,他们正以专业与温情,书写着新时代医疗服务的责任与担当。

[编辑 瑞雪  审核 立军  编审 春语]

《今日朝阳网》微信公众号
长按左侧二维码->识别
访问今日朝阳网首页


电话:15566781010

邮箱:2996382758@qq.com

Coryright© since-2014 ATCY.cn 辽ICP备15000235号-1
| 技术支持:捷通软件